這次參加活動是因為之前參加完後有幫忙分享說書會,湊到點數換到免費參加的資格。
本來以為這次的內容我不會更新,因為當天生理期來其實整個人狀態沒有很好,但「喬治的咖啡」-黑糖牛奶是真的不錯喝,在牛奶上方會有薄薄的糖霜,喝起來幸福感滿滿,而且隔天早上在寫日記時,突然發現昨晚的內容與我最近看的「馬斯克傳」,有點不謀而合,所以就想說還是來分享一下。
科學家思考
雖然說這樣有點自誇,但我覺得自己真的有點偏向「科學家思考」了,在說書中有提到「科學家思考」就是一種重新思考的循環;從謙遜的態度,對於事物保持懷疑,從而對於結果造成好奇,然後發現新的方式。
傲慢效應與冒牌者效應
前面說到我是「科學家思考」了,所以我真的還蠻少有傲慢效應的產生的,通常我自誇也都是開玩笑的居多,因為我一直都有冒牌者效應,這好像在之前某本書看到,但有點久遠了我也有點遺忘,不過好在有「冒牌者效應」其實也不算太差,因為自己就會不斷的進步,雖然可能因此會更害怕去發表錯的言論。
「冒牌者效應」簡單的說,就是擔心總自己還不夠好,不值得獲得關注與肯定,就是中文說的「妄自菲薄」。
釋放犯錯的喜悅
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在這2個小時的讀書會中,感受最多的。
其實犯錯的你,已經是前一秒的你,而你現在正在造就未來下一刻的你,所以應該要感謝自己發現錯誤,讓自己走向更正確的道路,而這點也是我昨天上笛子課老師跟我說的,吹高音吹不上去,首先要找到拆解自己問題的所在,透過知道自己的錯誤,去修正後,之後問題就會被解決,所以這雖然真的很難,但或許知道自己犯錯,反而是一件可以開心的事情,因為你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了。
而除了過去與未來的時間關係,對於犯錯的看法跟自己的認同其實也可以分開。
這有點深奧,但其實就是,有些錯誤只是別人的看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如果這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沒錯,也沒傷害到別人,那就不過就只是他人的看法,可以選擇尊重或是忽略,因為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
付出型人格
在說書會的最後,有提到付出型人格最容易成功,我當下是有點疑問的,因為我挺能體會付出型人格,常常會是被忽略的,因為善意好像很容易被當作理所當然。
不過當隔天我寫下日記時,我想到這幾天看的「馬斯克傳」,我想這所謂的付出型人格的付出,並非是為了別人好的付出,而是為了共同目標的付出才是成功的關鍵。
像是在「馬斯克傳」第60章-站上屋頂有提到,他請工程師到施工現場解釋為什麼太陽能瓦片是普通瓦片安裝時間的8倍?而事情的原因是工程師只有在電腦中設計過太陽能瓦片,但他本身卻沒有實際裝過,而在第63章-改造猛禽引擎中也提到,他將設計部門與生產部門合併,這樣如果設計的成品增加了生產成本,那設計就可以立刻進行修正,不會浪費時間在之後的修改上。
我在看到付出型人格時,會很直覺的想到要對周圍的人好,但透過看「馬斯克傳」,我覺得書中說的付出型人格,應該是會為了共同的目標去付出的意思。
如果努力的方向是錯的,不管怎麼付出都不會有想要的結果,就像我之前只會盲目的練笛子吹氣的嘴型,但現在知道原來是我的口腔不習慣打開吹氣造成高音吹不上去,就譬如如果一直對破洞的桶子裝水,不管裝都久都不會裝滿,我想付出型人格要知道自己的目標,然後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是很重要的。
打完這些,突然想到可以分享我前幾天抽到小森拾光卡內容-「破框而出尋找可能性」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性,沒有人能完全把自己放在同一個框架。
框架是重要的。我需要框架來聚焦,需要框架來養活自己和家人,需要框架來明白自己處在哪裡,還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但框架只是一個幫助我的工具,框架不是我。適度地拿掉框架也很重要,才會遇見更大的生命可能性
———————————————————————————————–
我是 ⌨喜歡分享遊戲的BL同人作家-宓(Miˋ)小楓,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留言給我知道,我會儘快回覆你的。
如果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與每篇文章的內心話,可以訂閱電子報,每週四我都會整理上周的文章給你知道。
也可以透過行動支持我,可以小小的斗內給我喔~
如果想要合作的話,可以填寫以下表單。
謝謝你看到這裡,我們之後文章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