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讀書心得

【聚說】說書會-逆思維-破框而出,找到成功之路

這次參加活動是因為之前參加完後有幫忙分享說書會,湊到點數換到免費參加的資格。

本來以為這次的內容我不會更新,因為當天生理期來其實整個人狀態沒有很好,但「喬治的咖啡」-黑糖牛奶是真的不錯喝,在牛奶上方會有薄薄的糖霜,喝起來幸福感滿滿,而且隔天早上在寫日記時,突然發現昨晚的內容與我最近看的「馬斯克傳」,有點不謀而合,所以就想說還是來分享一下。

科學家思考

雖然說這樣有點自誇,但我覺得自己真的有點偏向「科學家思考」了,在說書中有提到「科學家思考」就是一種重新思考的循環;從謙遜的態度,對於事物保持懷疑,從而對於結果造成好奇,然後發現新的方式。

傲慢效應與冒牌者效應

前面說到我是「科學家思考」了,所以我真的還蠻少有傲慢效應的產生的,通常我自誇也都是開玩笑的居多,因為我一直都有冒牌者效應,這好像在之前某本書看到,但有點久遠了我也有點遺忘,不過好在有「冒牌者效應」其實也不算太差,因為自己就會不斷的進步,雖然可能因此會更害怕去發表錯的言論。

「冒牌者效應」簡單的說,就是擔心總自己還不夠好,不值得獲得關注與肯定,就是中文說的「妄自菲薄」。

釋放犯錯的喜悅

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在這2個小時的讀書會中,感受最多的。
其實犯錯的你,已經是前一秒的你,而你現在正在造就未來下一刻的你,所以應該要感謝自己發現錯誤,讓自己走向更正確的道路,而這點也是我昨天上笛子課老師跟我說的,吹高音吹不上去,首先要找到拆解自己問題的所在,透過知道自己的錯誤,去修正後,之後問題就會被解決,所以這雖然真的很難,但或許知道自己犯錯,反而是一件可以開心的事情,因為你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了。

而除了過去與未來的時間關係,對於犯錯的看法跟自己的認同其實也可以分開。
這有點深奧,但其實就是,有些錯誤只是別人的看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如果這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沒錯,也沒傷害到別人,那就不過就只是他人的看法,可以選擇尊重或是忽略,因為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

付出型人格

在說書會的最後,有提到付出型人格最容易成功,我當下是有點疑問的,因為我挺能體會付出型人格,常常會是被忽略的,因為善意好像很容易被當作理所當然。

不過當隔天我寫下日記時,我想到這幾天看的「馬斯克傳」,我想這所謂的付出型人格的付出,並非是為了別人好的付出,而是為了共同目標的付出才是成功的關鍵。

像是在「馬斯克傳」第60章-站上屋頂有提到,他請工程師到施工現場解釋為什麼太陽能瓦片是普通瓦片安裝時間的8倍?而事情的原因是工程師只有在電腦中設計過太陽能瓦片,但他本身卻沒有實際裝過,而在第63章-改造猛禽引擎中也提到,他將設計部門與生產部門合併,這樣如果設計的成品增加了生產成本,那設計就可以立刻進行修正,不會浪費時間在之後的修改上。

我在看到付出型人格時,會很直覺的想到要對周圍的人好,但透過看「馬斯克傳」,我覺得書中說的付出型人格,應該是會為了共同的目標去付出的意思。

如果努力的方向是錯的,不管怎麼付出都不會有想要的結果,就像我之前只會盲目的練笛子吹氣的嘴型,但現在知道原來是我的口腔不習慣打開吹氣造成高音吹不上去,就譬如如果一直對破洞的桶子裝水,不管裝都久都不會裝滿,我想付出型人格要知道自己的目標,然後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是很重要的。

打完這些,突然想到可以分享我前幾天抽到小森拾光卡內容-「破框而出尋找可能性」

小森拾光卡-破框而起尋找可能性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性,沒有人能完全把自己放在同一個框架。
框架是重要的。我需要框架來聚焦,需要框架來養活自己和家人,需要框架來明白自己處在哪裡,還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但框架只是一個幫助我的工具,框架不是我。適度地拿掉框架也很重要,才會遇見更大的生命可能性

互動專區


台灣地區(綠界支付)

海外地區(Paypal)

自訂贊助專區

如果以上的選項無法滿足您對我支持熱情,也可以選擇【前往綠界支付】或是【PayPal.Me】自行輸入想支持的金額,這將是給我最大的驚喜!
沒信用卡嗎? 也可以用街口轉帳給我喔~

內地的朋友可以透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支持我 😃

微信支付

     

支付寶

       

        開啟支付寶網頁

另外還可以透過buy me a coffee 贊助喔! 😉

【聚說】讀書會心得:人際關係與幸福指數的連結

這活動在一個月前報名,今天快下班的時候還跟老公提起,這是幾乎睽違四年後在下班時間去參加讀書會,心裡是有緊張的。

在去活動場地 喬治的咖啡 時,天空是烏雲密佈,還下了幾滴雨,但還好後面的路雨都停了,而我也順利地到達這次讀書會的場所。

跟之前參加讀書會的嚴肅不太相同,這次的主辦單位很熱情,沒想到門票除了咖啡外,還拿到了一個小蛋糕,但最讓我意外的,是發放的互動學習單,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讀書會有學習單,有學習單的好處就是,我可以先知道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我可以獲得什麼,這點真的很推。

而這次說書會的重點我其實也在回家後整理成了一張心得圖,但是只放圖似乎有點敷衍,所以我來簡單的用文字描述一下。

一開始很打動到我的點,是說到人際關係與幸福指數是正相關的。
其實在這個月以前,我是不太喜歡跟人建立關係的,因為我覺得聯繫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讓我有如此大改變的契機,是因為我想過更好的生活。

如果不想在公司裡任人擺布,那就要靠自己發光發熱。

這句話看起來很灑脫,但當自己開始執行時才發現,只靠自己真的太困難了。

不過我之前不太喜歡跟人聯繫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別人會覺得我是需要他才跟他互動的,但今天的讀書會剛好有提到,如果透過「催產素」,那麼就不會太有目的性。

「催產素」是透過互助可以產生的,而達成互助的步驟大概就是先找出有跟自己相同連結的人,然後跟他進行共同的經歷,最終如果順利的話,一開始的互助就會變成一個媒介,吸引更多跟你有類似的人成為一個社群。

當一群人聚集成社群後,就要開始交流如何建立歸屬感與身分的識別,讓社群內的人得到共鳴,然後最重要的,就是面對面的交流還是有必要的。

以上這些總結下來,大概就是這張圖

這次久違的參加讀書會還蠻有收穫的,果然對於我這種買了書就等於看過書的人來說,還是讀書會比較適合我。

可是我之前其實也有買了資料彙整跟閱讀輸出的線上課程,所以我應該在不久的將來也會透過更多方式來分享資訊!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內容,別忘了幫我把網站加入您的書籤列,常來看看喔~ 也非常歡迎您下拉留言給我 O.<

互動專區


台灣地區(綠界支付)

海外地區(Paypal)

自訂贊助專區

如果以上的選項無法滿足您對我支持熱情,也可以選擇【前往綠界支付】或是【PayPal.Me】自行輸入想支持的金額,這將是給我最大的驚喜!
沒信用卡嗎? 也可以用街口轉帳給我喔~

內地的朋友可以透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支持我 😃

微信支付

     

支付寶

       

        開啟支付寶網頁

另外還可以透過buy me a coffee 贊助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