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閱書摘,增見聞

陪伴者,而非網紅:從KOL經營書反思我的網路經營之路

千萬網紅KOL圈粉營業中!

\只是想當個KOL怎麼會遇到這麼多鬼故事o_O???/
經營多種網路自媒體超過二十年,
千萬人氣「黑貓老師」血淚分享(?)
在歡樂的筆觸中,閱讀作者各種光怪陸離的親身經歷,
噴淚,笑爛,傻爆眼……各種不可思議,
無端被炎上、演算法惡搞、莫名被BAN……如何預防處理?
想知道KOL在幹嘛、想成為KOL的新手、正在做KOL的人,或只想看熱鬧……
不看很虧喔!
歡迎光臨KOL的多重宇宙
youtube #vtuber #facebook #instagram #stream #twitter #podcast #blog
傳送門

緣起:從 X (原 Twitter) 貼文到《千萬網紅KOL圈粉營業中!》這本書

我也忘了怎麼追蹤「黑貓老師」的,好像是從X(原Twitter)的貼文開始的,那時候他正在一個追蹤畫一隻貓?之後看到他跟「黑羽」開課程,並加入了「黑貓創作報」的Discord後才得知了這本書。

Read More

《鬆弛感》讀後心得:告別糾結,用AI實踐內心平靜的成長之路

那怕已經很累,還是不敢停下。
害怕比不下別人,稍稍落後就惶恐不安。

想要做什麼,卻總是習慣預設困難和麻煩。
對待工作和生活,總是胡思亂想,搞得一團糟。

這本書適合那些正在為了生活努力拚搏,苦不堪言又不曾停歇的人,給你一些精神指引和心理開導,幫你告別緊繃狀態,緩解焦慮情緒,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點我前往博客來購買《鬆弛感》

這本書是無意間在作者的X(原Twitter)上追蹤到,才得知台灣有繁體版發行,於是便前往博客來購入了這本《鬆弛感》。

起初閱讀時,我曾遭遇瓶頸。書中開篇即提到「無所事事也要記錄,因為人的專注度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充滿動力,記錄是為了明天能看見今天的努力」。這個觀點對我產生了不小的衝擊。然而,正是這份衝擊,讓我花了數週時間深入思考,並終於理解為何我一直無法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原來,我總期望每天都充實有意義,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休息,而休息絕非可恥之事。

Read More

No Code 變現指南:《不會寫程式也能創立個人品牌和變現》讀後感

本書除了介紹無代碼趨勢,也分享多種你創業可以架設的網站,以及管理工作、規畫生活事項的無代碼程式,並結合結帳金流API,給你一副完整的網路創業藍圖以及所需的工具。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創業和工作架構,就會迷失在茫茫的各種程式大海中。有了這本書的指引,即使你是數位創業新鮮人,也能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無代碼程式並組合應用;如果你已在網路創業世界闖蕩多年,這本書可提供你一些不同的思路。

傳送門

與作者Vista老師的認識

在之前的衝動消費下的意外收穫:一堂改變我2025年的課程這篇文章有提到,我跟Vista老師認識也有7年多,這次可能是生活上真的想改變,剛一拿到「不會寫程式也能創立個人品牌和變現:快速打造你的數位助理,建立結帳系統,多管道同步推廣品牌」這本書,我基本沒有拖延的花了大約三天看完並開始了我的行動。

Read More

批判性思考、關懷性思考、創作性思考:從唐鳳看不同思考方法

昨天,2024.03.27開始,我開始了晨讀。 雖然一開始沒辦法看到1-2小時,但5-10分鐘還是可以的,習慣就是要慢慢養成的麻~😉

今天,我看到了書內提到三種不同的思考方式感覺很特別,分別是《批判性思考》、《關懷性思考》、《創作性思考》、這個問題我有請 Gemini 幫我整理了一下,大概是這樣的:


批判性思考 – 是一種對信息和想法進行分析和評估的思考方式,主要是針對

  • 識別和分析問題
  • 評估證據和論據
  • 提出解決方案
  • 形成自己的觀點

主要是信息進行客觀的評估,並識別其中的偏見和謬誤


關懷性思考 – 是一種以他人為中心的思考方式,主要是針對

  • 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同情他人的處境
  • 採取行動幫助他人

主要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並感受到他人的情緒


創作性思考 – 是一種產生新想法和解決方案的思考方式,主要是針對

  • 想像力
  • 原創性
  • 靈活性

主要是強調跳出框架,並提出新穎的想法


這讓我思考到了,真的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對跟錯,批判性思考原來也不是將事情定對錯,主要是要理性的分析問題,說到分析問題我可是身有體悟,因為我之前身邊還蠻多情緒導向的人,他們遇到問題是先發洩自己的情緒,然後才解決問題。

而我是比較奇怪,我會想先處理完問題,等到知道怎麼處理後,慢慢宣洩自己的壓力跟不滿。 這樣雖然我蠻常做完事情後也沒啥脾氣了,但壞就壞在,我在處理事情時會不自覺散發不要來打擾我的氣場,這也造成很多人會跟我有距離,因為當我在認真時被打擾時,就會像是觸碰到地雷,一碰就炸。

而說到關懷性思考,其實我對關懷這次還蠻有壓力的,因為有時候為人著想,也是給那個人壓力,有時候太了解一個人,反而似乎是一個可怕的存在,所以這幾個月我就有開始關注自身,不要太關心身邊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會需要呼吸的空間。

最後是創作性思考,我覺得我寫文是還蠻有創作性思考的,但創作性思考的難處就是要學會如何表達,因為有時候想分享的是比較虛擬、主觀的,要怎麼分享不冒犯到別人我覺得其實挺難的。而且創作性思考還有一點是很難克服的,就是要行動起來,不然他就真的只是一閃而過的想法。 雖然思考是很累的一件事,但是人也只能透過思考行動後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今天早上真的很神奇,我突然就對這三種思考有興趣,或許這就是閱讀的魔力吧?會打開自己沒想過的門。

如果之後如果想看簡單版的,可以到我的社群追蹤我一下喔~影片可以到Youtube,圖片可以到IG推特

互動專區


請幫這篇文章評分
[總分: 0 平均: 0]

相遇即是有緣,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

如果您覺得內容有所幫助或喜歡我的創作風格,歡迎透過小額贊助,支持我持續創作出更多精彩內容。您的支持不只是金錢,更是對我創作最大的肯定!


台灣地區(綠界支付)


海外地區(Paypal)


其他贊助金額

如果以上的選項無法滿足您對我支持熱情,也可以選擇【綠界支付】或是【PayPal.Me】自行輸入想支持的金額,這將是給我最大的驚喜!

內地的朋友可以透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支持我 😃

微信支付

另外還可以透過buy me a coffee 贊助喔! 😉

《馬斯克傳》讀後感:行動力與人脈的重要性

「不管你喜歡與否,我們都生活在馬斯克創造的世界裡。」—《時代》

  馬斯克引領世界進入電動車時代、開發私人太空探險、嚴肅想像人工智慧,他改變了三大關鍵產業,也改變了我們的未來。喔,他還買下了推特。 – 博客來

前言、

其實賈伯斯傳我也有買,但馬斯克這本剛好是在我離職前出的,所以之前幾乎每天半小時,到今天大概花了快兩個小時做結尾,花了兩個多月我終於看完了!!!🎉

感想、

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身邊有會幫你人真的很重要,從一開始他的弟弟到後來他身邊的員工,雖然會質疑他的決定,但也會信任他去做。

裡面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光靠經驗去判斷,要親眼親身去確認,因為問題並不是靠想像就可以解決的。

整本看下來,其實後面會有點累,因為真的出現太多人了,有些對話就會顯得有點細碎,雖然作者已經很努力寫的有畫面感,但畢竟還是文字,有些畫面還是有點難以想像的。

不過看這本書的時候,身邊是一直出現告訴我貴人重要性的訊息,不管是我差點踏入詐騙組織,還是在抖音看直播,甚至是訂閱的電子報。

有時候現實就是不管你有多努力,而是你身邊的人多麼信任你。

對我來說不要妄自菲薄是困難的,可能就真的就習慣打安全牌,太害怕社死了,但明明自己也知道那沒什麼。

看完最大的收穫就是每件事情都是可以去繁化簡,與其在腦海中假設一堆理論,不如先行動後再去修正,因為當自己犯錯後,才會知道規範存在的意義。

我是沒有想要多有錢的生活,可能我理想中的生活對於大多數有錢人來說是很不值得一提的,所以我應該多勇敢一點點,不需要像馬斯克那麼地拼命,也可以獲到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就像我今天在Podcast說的:每個人其實都是不完美的拼圖,才能湊出這完整的社會,所以不是要追求完美,而是要思考自己要怎麼成為這拼圖的一塊,不管是平凡還是顯眼的,是在框架內還是可以擴展拼圖的外邊,我們都是生活在社會這個範圍內。而每個人所突出的技能都是可以互相學習的,我想這就是理想中的社會吧!

互動專區


請幫這篇文章評分
[總分: 0 平均: 0]

相遇即是有緣,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

如果您覺得內容有所幫助或喜歡我的創作風格,歡迎透過小額贊助,支持我持續創作出更多精彩內容。您的支持不只是金錢,更是對我創作最大的肯定!


台灣地區(綠界支付)


海外地區(Paypal)


其他贊助金額

如果以上的選項無法滿足您對我支持熱情,也可以選擇【綠界支付】或是【PayPal.Me】自行輸入想支持的金額,這將是給我最大的驚喜!

內地的朋友可以透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支持我 😃

微信支付

另外還可以透過buy me a coffee 贊助喔! 😉

《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讀後心得:掌握 20% 黃金資訊

書名: 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

副標:精準掌握二成黃金資訊的39個法則

標語:你收集到的資料,80%是雜訊

作者:鈴木進介

購買連結:博客來

原本看完的目標:可以快速以資訊圖表的方式整理好資料。

但發現這本書主要是在講訊息的重要性,大多是解釋如何從大多數的資料最後整合成資訊。

書中主要提到,有時候資料越找越多可能就會越迷惘,這個問題可能就出現在忘記了一開始找尋資料的初衷,所以當尋找解答 / 遇到難關時,要不時的重新建構自己目標上的角度,更全面調整達到目標的方式。

當資料找差不多後,要記得篩選掉太過於主觀的資料,那些資料可能包含了:

  • 認知誤差 – 只看到接觸的那面
  • 權威誤差 – 只聽信權威人士
  • 草率歸納 – 以一知百、刻板印象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資料並非都要100%的輸出,輸出20%就很好了。

去除掉雜訊之後,要開始思考這些資料整理後所可以提供的價值,然後可以透過以下的方式進行傳達:

  • SDS法:訴求>理由>結論(對方未充分理解前提和背景時,用很短的時間傳達概要)
  • PREP法:結論>理由>實例>結論(對方已理解背景,簡潔且具體的傳達)

而產生的訊息要去繁化簡,檢查是否有重複或無意義的情感,就能進行輸出了。

這本書中最後也有提到如何在上台演講時可以觀眾提高注意力,但跟我上面的內容沒太相關就先不提了。

但其中突然有一章是在講要定期整理自己手中的資訊與刪除雜訊,而我也照書中的整理了我的Chrome瀏覽器書籤列,發現清除雜訊的感覺很好。在整理資訊的部分,我除了沿用之前的Google Keep快速紀錄事情外,也開始用Notion,明明之前覺得自己不會碰Notion的說,但他的排版真的比Google Keep好很多,而且分類是收合的,深得我心。

之後我應該還是走這本書的整理模式,先手寫 > Notion整理 > 更新在網站。

其實我的筆記中還有一些我覺得不錯的資訊,未來可能會使用圖文的方式分享出來。
但如果你覺得這本書值得買來看看的話,可以點擊這裡購買(博客來),將會給我一些些幫助喔~

互動專區


請幫這篇文章評分
[總分: 0 平均: 0]

相遇即是有緣,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

如果您覺得內容有所幫助或喜歡我的創作風格,歡迎透過小額贊助,支持我持續創作出更多精彩內容。您的支持不只是金錢,更是對我創作最大的肯定!


台灣地區(綠界支付)


海外地區(Paypal)


其他贊助金額

如果以上的選項無法滿足您對我支持熱情,也可以選擇【綠界支付】或是【PayPal.Me】自行輸入想支持的金額,這將是給我最大的驚喜!

內地的朋友可以透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支持我 😃

微信支付

另外還可以透過buy me a coffee 贊助喔! 😉